寂寞的狼:老子道德经 - 太 上  不 知 有 之
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
太上  不知有之

其次  亲而誉之

其次  畏之

其次  侮之

信不足焉  有不信焉  

悠兮其贵言  功成事遂  

百姓皆谓 :「我自然」 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最高明的治国之道,是人民感觉不到有『国君』的存在;

其次,是国家的『国君』受到人民爱戴,人人称赞他;

再其次者,是国家的人民畏惧他们的『国君』;

而最糟糕的『国君』,则是让人民产生反感、厌恶的感觉,随处都能听
见人民咒骂、侮辱他们的『国君』。

这种『国君』的能力及给人民的信赖感不足,人民自然无法去信任他。

而境界最高的『国君』,悠悠哉哉的行事就能胜任了,不需要对国政讲
太多的话。自然社会安定,人人富足。

老百姓都的认为:『我们国家本来就应当是这样的!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* 老子於春秋战国时代,观察当时各国兴衰情况,再反证各国国君的
  治国方式,得到结论如下:(对任何阶层的领导人都适用)

  第一等的国君:知人善用,顺应自然法则。

  第二等的国君:勤政爱民,事必躬亲实践。

  第三等的国君:严谨治国,提倡礼教法治。

  第四等的国君:贪利谋私,用高压手段使民恐惧,无力抗拒其政策。

→回目录